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227篇
工业经济   20篇
计划管理   86篇
经济学   114篇
综合类   79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83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6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熊真凤  周孝华 《技术经济》2011,30(5):115-118
针对IPO抑价中的有意抑价和无意抑价问题,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在以机构投资者利益最大化推导出机构投资者需求函数的基础上,研究了散户和机构投资者的同质和异质预期对IPO抑价的影响,并进行抑价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具有有意抑价的激励;当机构投资者与散户对新股价值不存在分歧时,IPO抑价中只有有意抑价,而无无意抑价;当机构投资者与散户对新股价值存在分歧时,分歧越大,IPO抑价越高,而抑价中的有意抑价不变、无意抑价增大。  相似文献   
42.
基于复合期权的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传统IPO定价方法用于具有高风险、高成长性等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IPO定价的缺陷,将实物期权概念引入IPO定价研究中。根据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投资的特征,引入复合期权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复合期权方法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的IPO定价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说明该模型在实践运用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3.
媒体报道、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来自创业板的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9年10月创业板开板以来至2011年3月底的所有创业板IPO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媒体报道在IPO抑价中的作用。通过测量招股公告日至上市日前一天的媒体报道数量,发现媒体报道与IPO抑价率正相关,并且媒体报道与IPO抑价的关系是以投资者情绪为桥梁的。此外还发现,创业板IPO存在显著的周历效应,周五上市的公司比例高...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我国252家沪深上市企业的实证检验,研究在保荐承销制下我国承销商声誉在IPO抑价中的有效性。得出结论:在保荐核准制下我国承销商声誉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其次,作为询价制度体现的网下配售比例在中小板块发挥作用,肯定了其在提高发行市场效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VC/PE投资机构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风险投资机构通过协助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实现企业和自身投资活动的增值。我国创业板市场刚成立不久,IPO抑价现象明显,并且在其上市的公司背后大都有VC/PE投资机构支持。因此本文就VC/PE-BACKED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度影响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探究VC/PE-BACKED是否对IPO抑价度有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在研究得出VC/PE-BACKED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度具有一定影响的基础上,对影响VC/PE-BACKED上市公司IPO抑价度的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6.
中日股票市场发行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发行制度是一国资本市场的准入制度,对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历史条件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国和日本的股票市场规模及效率不同,所以其发行制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分析表明,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发行审核体制、信息披露制度和发行定价这3个方面,中国在完善股票市场发行制度方面应该关注这些方面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7.
48.
How regulatory changes affect IPO underpricing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underpricing of IPOs in the Chinese A-share market during the period 1992–2006. Since its inception, the Chinese IPO market has transformed from a tightly-controlled system to a more market-oriented system. Reforms include the abolishment of listing quotas and fixed issue price determination; allowing for more market participation in IPO pricing. The regulatory changes of Chinese IPO market, though improving over time, actually are not monotonic. The regulatory framework started from over-restrictive to over-unrestrictive, then fine-tuned with additional restrictions. This study documents the regulatory reforms during the sample period and investigates how these regulatory changes affect IPO underpricing in China. During this period, we find that Chinese IPOs exhibit a huge underpricing. The size of the underpricing, however, decreases over the sample period. This study further finds that the IPO pricing method before the regulatory changes, which was based on a fixed P/E ratio pre-determined by the regulators,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IPO underpricing in China. After adopting a series of regulatory reforms allowing underwriters discretion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issue price, this regulatory underpricing component vanishes. This study has policy implications in demonstrating the impacts of regulatory frameworks on IPO underpricing.  相似文献   
49.
In this paper, we use a unique hand-collected dataset to analyze stock listing as an entrepreneurial decision. By comparing mainland Chinese entrepreneurial firms listed in Hong Kong with the same type of firms opting for a domestic listing on the Shenzhen second board market, we argue that the decision to list on a particular stock exchange is a question of entrepreneurial signaling, and often a trade-off between short-term financial considerations and the entrepreneur's pursuit of long-term benefits.  相似文献   
50.
IPO定价与公司内含价值——基于常山药业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对IPO公司准确定价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广泛争议的热点话题。IPO定价准确性的评价依赖于对公司内含价值的判断,选择不同的标准确定公司的内含价值会得出IP0定价过高或过低的不同结论。本文应用可比公司法对常山药业的内含价值进行估计,使用四种可比公司乘数计算的结果表明公司实际发行价格高于公司内含价值,这意味着公司的发行价格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现象。与同期证券分析师对常山药业发行价格预测的平均估价水平相比,结果发现多数证券分析师由于过度乐观而高估公司内含价值。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可比公司法具有计算简单、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不仅有助于一级市场中不同投资者对IP0公司的内含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而且可以为二级市场交易中小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减少超额投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